QQ提示音注册成商标,这是知识产权的进步
近日,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认定腾讯公司申请的“嘀嘀嘀嘀嘀嘀”声音商标具有显著性,准予注册。这也意味着,其他人不能再随便使用这段声音。
作为国内首例声音商标案,QQ提示音成功注册商标无疑有很强的标本意义。可以预见的是,或许有一大拨提示音在申请注册商标的路上。比如,QQ验证消息的咳嗽声、支付宝到账的声音、酷狗的“hello!酷狗”等。
2014年5月1日,新修订的《商标法》第八条规定,“任何能够将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商品与他人的商品区别开的标志,包括文字、图形、字母、数字、三维标志、颜色组合和声音等,以及上述要素的组合,均可以作为商标申请注册。”
而据媒体报道,修改后的《商标法》施行4年多来,全国共有500多件声音商标申请注册,但注册成功的案例寥寥。比如,我国首例声音商标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广播节目开始曲”。另外,大家熟悉的“恒源祥,羊!羊!羊”、英特尔“灯,等灯等灯”以及Windows启动音、奥林巴斯的声音,均已注册了声音商标。
注册了声音商标,也意味着这些声音不能随便用了。笔者认为,这是知识产权的一大进步。原因很简单,一方面,企业越来越重视自己的知识产权保护;另一方面,国家也看到了知识产权的力量,并在如何审查声音商标的显著性上进行不断探索。
知识产权的力量有多少?其实是显而易见的。在杭州,知识产权是可以进行质押融资的。在杭州未来科技城知识产权质押服务平台,只要注册满一年,拥有可供质押的自主知识产权,并获得管委会的推荐,就可享受知识产权质押金融服务,最高能拿到500万的低息贷款,这就能激活中小企业的活力。
早在2012年,杭州就入选了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名单。而来自杭州市高科技担保有限公司的信息透露,目前,杭州市正在计划启动2-3只知识产权运营基金,鼓励创投基金优先投资拥有知识产权的科技型中小企业。
从这种意义上说,QQ提示音商标案是我国商标法领域首例声音商标案件,对审查声音商标的显著性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思路,具有行业典型意义。
QQ收到新信息的“嘀嘀嘀嘀嘀嘀”提示音,陪伴了很多人网络聊天的经历,现在这一串提示音可以注册声音商标了。日前,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决,认定腾讯公司申请的“嘀嘀嘀嘀嘀嘀”声音商标具有显著性,支持QQ提示音注册商标。这也是我国商标法领域经司法判决的首例声音商标案件。
法晚记者注意到,声音商标自2013年列入《商标法》,什么样的声音可以注册为商标,成为社会公众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作为国内首例声音商标案件,QQ提示音的商标申请被商标局和商标评审委员会驳回后,经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和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审理认定,QQ提示音在指定使用的服务项目上能够起到标识服务来源的功能。
提示音两次申请商标被驳诉至法院
早在1999年2月QQ诞生,就开始使用“嘀嘀嘀嘀嘀嘀”作为新消息的提示音。2014年5月1日新《商标法》施行后第三天,腾讯公司向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以下简称:商标局)提出“嘀嘀嘀嘀嘀嘀”声音商标的注册申请。2015年8月11日,商标局以“申请商标在指定使用项目上缺乏显著性”为由作出商标驳回通知。
随后,腾讯公司向商标评审委员会提出复审申请,并提交了多份证据材料,包括多个版本的QQ有新消息传来时提示音的证据,以及第三方研究报告中包含最早运行的版本和时间、QQ软件作为“用户最常使用的即时通讯软件”之一等材料。商标评审委员会以“难以起到区分服务来源的作用”为由驳回申请。
随后,腾讯公司向北京知识产权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并提交了申请商标的音频文件,商标注册申请书及申请商标的光谱表、频谱表、波形图,用以证明申请商标并非“嘀嘀嘀嘀嘀嘀”声音的简单重复,以及国家图书馆检索的152篇文献用以证明QQ提示音已经长期大量使用,而且领域广泛,能够起到区分服务来源的作用。
法院认为,QQ提示音所依附的QQ软件作为即时通讯软件持续使用的时间长、范围广泛、市场占比份额较大、使用群体所涉及的领域众多。随着QQ、“QQ”商标知名度的提升,申请声音商标作为其默认的新消息传来时的提示音已经与QQ之间形成了可互相指代的关系。同时,申请商标的声音已经在即时通讯领域建立了较高的知名度,其识别性进一步增强,申请商标与QQ、腾讯公司之间已经建立了稳定的对应关系,申请商标在指定使用的“信息传送”服务项目上起到了商标应有的标识服务来源的功能。
法院综合认定,“嘀嘀嘀嘀嘀嘀”商标的声音整体上在其指定使用的服务项目上能够起到标识服务来源的功能。
声音商标显著性审查仍在探索
声音商标进入我国立法的时间并不算长,2013年《商标法》进行修改,声音作为识别商品和服务来源的标识,列入商标法保护内容。公众熟悉的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开始曲,电脑“Windows”开机、关机音效等都属于声音商标的范畴。然而,对于声音的显著性审查还在探索中。
商标评审委员会认为,申请商标缺乏商标应有的显著性,难以起到区分服务来源的作用,并向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提出上诉。
一般而言,声音商标需要长期使用才能取得显著特征。
二审中,北京高院认定,“嘀嘀嘀嘀嘀嘀”声音通过在QQ上的长期持续使用,具备了识别服务来源的作用,并认同一审法院认定申请商标在与QQ相关的“信息传送、提供在线论坛、计算机辅助信息和图像传送、提供互联网聊天室、数字文件传送、在线贺卡传送、电子邮件”服务上具备了商标注册所需的显著特征。
北京高院维持一审法院判决,商标评审委员会重新作出复审决定,并对QQ提示音在“信息传送、提供在线论坛、计算机辅助信息和图像传送、提供互联网聊天室、数字文件传送、在线贺卡传送、电子邮件”等服务上的注册申请予以初步审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