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是指大雁,而鹄则是天鹅。大雁和天鹅是近亲,均是鸟纲,雁行目,鸭科,雁亚科。鸿鹄是古人对秃鹰之类飞行极为高远鸟类的通称。又名鹄、鸿、鹤、白鸿鹤等。
在中国的神话传说中,鸿鹄则是白色的凤凰。在古时发音中,鸿与黄的发音,及鹄与鹤的发音很容易混淆。故而鸿鹄也常被误读成黄鹄、黄鹤等。
明朝李时珍在《本草纲目·禽部·鹄》中引赞宁语:“凡物大者皆以天名。天者,大也,则天鹅名义,盖亦同此。”古代中国称天鹅为鹄(读音hu胡)、鸿、鹤、鸿鹄、自鸟、鸿鹤、黄鹤、黄鹤等。《汉书·司马相如传》中注释:“鹄,水鸟也。其鸣声鹄鹄。”《说文解字》曰:“鸿,鹊也。鸿鹄、黄鹄也,从鸟告声。”《庄子·天运》云:“鹄不日浴而白。”《陆矾·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曰:“鸿鹄,羽毛光泽纯白,似鹤而大,长颈,肉美如雁。”关于“鸿”和“鹄”的文字记载,见于不同时期的碑文和古籍(图1)。几千年来,其字形变化不大。而“天鹅”一词较早出自唐朝李商隐的词句:“拔弦警火凤,交扇拂天鹅。”《诗经》云:“白鸟洁白肥泽。”至今日文中的“白鸟”就是指天鹅。
在中国的神话中,鸿鹄则指白色的凤凰。《小学绀珠》卷十:“凤象者五,五色而赤者凤;黄者鹓鶵;青者鸾;紫者鸑鷟,白者鸿鹄”。《永乐大典》:“(汉)太史令蔡衡曰:凡像凤者有五色,多赤者凤,多青者鸾,多黄者鹓鶵,多紫者鸑鷟,多白者鸿鹄。”
古今中外,人们都爱天鹅。我国古代称天鹅为“鹄”或“鸿鹄”。在国外的民间传说中,也常有天鹅的形象出现。芭蕾舞《天鹅湖》表现的就是一个美丽善良而又多情坚贞的公主,被恶魔掳去变为天鹅,后在爱情力量的感召下战胜恶魔的神话故事。天鹅善飞,是飞得最高的鸟类之一,它的洁白和远举高飞成了人们心目中纯洁、善良、高尚、勇敢的象征。
推荐
缓存:2025-04-11 03:21 f6eb006453d1343d567c548 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