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Hefei comprehensive national science center)的建设主要依托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将聚焦能源、信息、生命、环境四大领域,解决重大科学问题、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催生变革性技术。预计中心将于2020年基本建成;2030年成为国际一流水平、面向国内外开放的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为我国科技长远发展和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在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同步辐射、全超导托卡马克、稳态强磁场等大科学装置已经投入运行,并陆续取得重大突破。
未来还会有量子信息国家实验室、聚变工程实验堆、先进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大气环境综合探测与实验模拟设施、超导质子医学加速器有更多的大科学装置等在合肥建成。
科学中心LOGO标志整体以“合”字为主体,中间反白处呈现“H”,代表合肥,体现合肥元素,兼有开放合作之意;标志形似双手,代表以国家实验室建设为基石,以大科学装置集群建设为核心的中心体系;双手相扣呈舞动之势,寓意创新创造、发展腾飞;标志由四条飘带环绕,代表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四大聚焦领域(信息、能源、健康、环境);标志外围呈八边形,代表四通八达,走向世界;标志展现出如轨道运转般的动感与活力,传达出探索与发现、科技与创新的时代精神;标志以科技蓝为主色调,并采用渐变色绘图,彰显出科技创新的发展蝶变、日新月异的过程。
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是依托先进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群建设,支持多学科、多领域、多主体、交叉型、前沿性研究,代表世界先进水平的基础科学研究和重大技术研发的大型开放式研究基地。
中心的建设对于国家及安徽的科技创新能力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解决重大科学问题,提升知识创新能力,提供创新原动力;有利于整合创新资源、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催生变革性技术;有利于搭建从科学到技术、从技术到产业的转化桥梁。
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将着重建设国家实验室、建设世界一流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集群、建设一批交叉前沿研究平台、建设一批产业创新转化平台、建设“双一流”大学和学科,以及建设滨湖科学城。
2019年11月5日,记者从合肥市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办公室获悉,科学中心LOGO设计方案正式发布。
推荐
缓存:2025-05-20 13:47 391dbcbd70929b5e29576cf 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