绵羊是常见的饲养动物。隶属于哺乳纲、偶蹄目、牛科、羊亚科。身体丰满,体毛绵密。头短。雄兽有螺旋状的大角,雌兽没有角或仅有细小的角。毛色为白色。绵羊现在世界各地均有饲养。性情胆怯。秋季、冬季发情。雌兽的怀孕期为145—152天。每胎产1—5仔。寿命为10—15年。绵羊耐渴,可以为人类提供肉和毛皮等产品。知名度最高的当然是克隆绵羊——多莉
草食性反刍家畜。哺乳纲偶蹄目(Artiodactyla)牛科(Bovidae)绵羊属。绵羊毛为毛纺工业的主要原料,肉(特别是羔羊肉)味佳美而营养丰富。皮张也可用作工业原料。
一般认为绵羊可能起源于4种不同的野生种,即:栖息于地中海沿岸的摩弗仑羊(O.musimon)、分布于亚洲中部和西南部的东方羊(O.orientalis)、盘羊(O.ammon)和蛮羊(O.orientalis vignei)。野生绵羊驯化为家畜始于约8000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发源地在中亚细亚,以后逐渐向世界各地扩展。经过长时期的选择(动物)和淘汰,其外形和特性有了许多变化;并由于各地自然条件和经济需要的差异而出现了不同的品种类型。18世纪以来,品种的发展尤为迅速。
绵羊体躯丰满,被毛绵密,头短。公绵羊多有螺旋状大角,母绵羊无角或角细小。颅骨上具泪窝,鼻骨较隆起。四蹄都有趾腺。公绵羊无偞气。体重自数十千克至百余千克不等。其构造和习性因具有多种特点而适于放牧;嘴尖、唇薄而灵活,利于采食短草,亦能采食粗硬的秸秆、树枝;消化能力强;有的类型可在尾部、臀部和内脏器官周围蓄积脂肪,以供冬春青饲料缺乏时消耗;仿效性、合群性强,有跟随领头羊(通常是老母绵羊)集合成群的习性;放牧时好向高处采食,夜间亦喜睡于牧地高处。由于被毛的保温和隔热作用,能耐寒、耐热;但在剪毛后不久,如天气骤冷或受雨淋时易得病。一般喜干燥而怕潮湿。性怯懦,少自卫能力,易受兽害。自然寿命约15岁。
①性情温顺,合群性强:绵羊性温顺,胆小,行动缓慢。利用这一特性,可以训练羊群听从指挥,便于放牧管理。当突然遭到惊吓时,两耳竖起,眼睛睁大,四处乱跑,引起“炸群"放牧时应注意保持于安静环境,由于懦弱,公羊虽生有大角,却不能自卫,无抵抗能力,必须提防狼等野兽的侵害。绵羊有较强的合群性,喜受聚集一起,有利于组群放牧。当羊群出、入圈,过桥、过河或通过狭窄处时,只要有“头羊”先行,其余羊只就会尾随争先跟进,故羊群虽大,却易于驱赶和管理。就品种而言,一般粗毛羊合群性最强,细毛羊次之,以半细毛羊最差。当然,羊的合群性随季节而有所不同。如夏季牧草丰茂,合群性强,冬、春季节,由于争食枯草、树叶等,合群性往往较差些。
②喜干燥清洁,抗寒而怕炎热潮湿:绵羊喜干燥,怕潮湿和炎热。棚圈湿热、湿冷或于低洼草地放牧,易感染疾病,如患寄生虫病和关节炎等。绵羊全身被毛密生,且皮肤厚,故一般不怕冷而怕热。在夏季炎热时,要防止绵羊拥挤在一块,出现“扎窝子”现象,特别是细毛羊更要注意防暑,应将羊群赶至树荫下休息。躲过炎日照射时再放牧。在严寒的冬季也应有棚舍,保持干燥,挡风和避雪。
③嗅觉灵敏,采食力强:绵羊有发达的嗅觉,在采食草来前,总是先用鼻子嗅一嗅,凡有异味、污染或被践踏的饲草混有泥土的草、料均不喜欢采食。因此,放牧应注意经常轮草场;饲喂时要将草、料放置于草架、料槽中,不可直接撒在地上;每次饲喂前要打扫干净,然后再放草料,以保证羊能吃够吃好,节省草料,绵羊喜饮清洁的流水或泉水等,拒饮有异或不洁的水,放牧时要保证饮好水,以避免因口渴而误饮水、污水。
绵羊嘴唇薄而灵活,门齿锐利,能啃食低矮的小草及根,采食植物种类多,约占整个饲喂植物种类的88%,喜食科和禾本科牧草,于枯草期,对落叶和杂草皆吃。
④适应性强:绵羊对生活环境条件的适应性较强,表在恶劣条件下,比其他家畜有较强的耐受性和抗逆能力。这适应性与绵羊品种有关*细毛羊一般抗干燥和寒冷,而对热则不适应;半细毛羊品种则能抗湿热,但不耐干旱,适应绿多汁饲料的环境条件。所以在对绵羊的饲养管理时,必须虑到其品种的这些特性,方能把羊养好。
推荐
缓存:2025-04-18 17:35 f9cbb2f08055cc26d93b894 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