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学名:Canis lupus),或称为灰狼,哺乳纲,犬科,在生物学上与狗为同一物种,为现生犬科动物中体型最大的物种。狼这个物种曾是地球上分布地区最广的哺乳动物,包括北美和欧亚大陆,但如今在西欧、墨西哥与美国大部分地区已然绝迹。它们主要栖息在荒野或偏远地区,但并不限于此。由于人类蓄意厌恶狼对豢养牲畜不顾一切的猎捕行为、以及害怕被狼攻击的恐惧、栖息地大量的破坏,其栖息地已经缩减了三分之一。
目前,狼主要分布于亚洲、欧洲、北美和中东(主要是北半球的温带区域)。它们是生态系统原有的一部分,各地不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反映了狼这个物种的适应能力。这其中包括而不限于森林、沙漠、山地、寒带草原、西伯利亚针叶林、草地。
虽然就整个物种而言,狼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列为绝种威胁程度最小的等级,然而在某些地区,不同亚种的狼被列为濒临绝种或是受绝种威胁的动物。现今在很多地区,狼仍然因为运动或是被视为对牲口威胁的原因,而遭受捕猎。
狼是社会性的猎食动物,狼群以核心家庭的形式组成,包括一对配偶、及其子女,有时也包括收养的未成年幼狼。狼属于典型的食物链上层掠食者。在它们的栖息地中,只有人类和老虎对它们构成实质威胁。它们通常群体行动,由于狼会捕食羊等家畜,因此直到20世纪末期前都被人类大量捕杀,一些亚种如日本狼、纽芬兰狼等都已经绝种,虽然有一些其它亚种已经确认,但亚种的确切数量仍旧未定。
在人类文化与狼并存的区域,狼经常出现在这些民俗的传闻中,正面和负面的都有。
灰狼是体型瘦长,有力的动物。有大而深的肋骨架、倾斜的背、腹部内缩、颈部肌肉有力。四肢长而强健,和相对小的脚掌。每只前掌各有五趾,后掌有四趾。前肢看起来像是压入胸腔,肘部向内,而脚掌向外。雌狼的前额与嘴比较窄,颈部较薄、腿较短、肩部不如雄狼厚实。就这样的体型而言,狼非常强壮,可以将冰冻的麋鹿翻转。
狼的脚掌可以轻易适应各种类型的地面,特别是雪地。它们的足趾之间有一点蹼,使它们在雪地上行动能比猎物更为方便。狼是趾行性动物,体重能很好地分布在积雪上。它们的前脚掌比后脚掌略大,掌上有五个趾,后脚掌没有上趾。掌上的毛和略钝的爪帮助它们抓住湿滑的地面。特殊的血管保护狼的脚掌不会在雪地中冻伤,在趾间的腺体分泌会在脚印上留下气味,帮助狼记录自己的行踪,同时也提供线索让其它的狼知道自己的所在。与犬不同,狼在脚掌的肉垫上没有汗腺。
虽然不必要,但它们可以用56-64公里的时速,持续跑20分钟。在寒冷的天气中狼可以减少血流接近皮肤,以保存体温。脚掌垫保暖的调节独立于与身体其余部分,当掌垫接触冰雪时,可以维持在略高于组织冻伤的温度。成年狼的肠道长460-575公分,对身长的比例为4.13-4.62,胃能容纳7-9公斤的食物和多达7.5升的水。肝相当大,雄狼的肝重0.7-1.9公斤,雌狼为 0.68-0.82公斤。
狼头相当大而重,前额很宽,嘴形长呈钝状,下颚强而有力。耳朵相对小呈三角形。狼的头通常于与背脊同高,只有示警时才会将头抬高。牙齿重而大,虽然不如非洲鬣狗般奇特,但比现存犬科其它物种的牙,更适合咬碎骨头。狼的咬合压力高达1500 lbf/in2,德国牧羊犬仅有 750 lbf/in2。这种力道足以咬碎多数的骨头。
它们的体形类似德国牧羊犬或哈士奇,但从orbital angle 40°–45° 而非 53°–60° 可以分辨。同时狼的头与牙齿都比较大。与郊狼相比,狼比较大,嘴也比较宽。耳朵较短,和比例上较小的脑、脚掌垫上缺乏汗腺。与亚洲胡狼相比,狼体型较大也较重,腿比例也较长,躯干比较短、尾巴较长。整体来说牙齿较不如胡狼锋利,特别是上臼齿,尖端较短,较宽,接近圆柱状。
狼厚重的毛有两层,外层长、粗而硬,主要用于抵御水与灰尘。内层则致密与防水。内层毛在每年的在春末夏初时会脱落,狼会摩擦岩石或树木来促进这层毛的脱落,内层毛在秋天又长回来。不论第一层毛是什么颜色,第二层通常是灰色的。母狼冬季的毛在春天的时候比公狼换得晩,北美洲的狼毛通常比欧洲的要柔软而长。
狼的冬毛有极佳的御寒效果,狼在北方的气候中,可以在−40°气温下,于空旷的地方休息,它们会将头放在后腿间,并用尾部盖住脸。狼毛隔热的效果比狗毛好,如同狼獾它的皮毛不会因为呼吸温暖的空气而集结冰。温暖区域的狼,其狼毛比北方狼粗而少。
一般来说,雌狼肢体上的毛比较平顺,并随年纪增加更为明显。年纪较大的狼在尾部末端、鼻子和前额会有较多白毛。背部中央的毛长约60-70毫米,肩部外层的毛通常不超过90毫米,但可长达110-130毫米。
狼毛的颜色有很大的变化,从灰色到灰褐色,白,红,褐色和黑色。这些颜色通常混杂在一起,当然单一颜色的狼或狼群也并非稀有,通常是白色或黑色。
狼的嗅觉不如某些猎犬,能在上风处2-3公里远闻到腐肉。虽然它们会跟踪新的足迹,但很少能捉到躲藏的野兔或鸟类。已知捕捉到的狼可以用嗅觉知道喂养它们的人刚吃了什么食物。它们的听觉非常灵敏,可以听到频率高达 26kHz 的声音,比狐狸好。它们甚至可以察觉秋天落叶的声音,传说狼害怕弦乐器的声音,也许有事实根据,伦敦动物园中养的狼对强烈的d小调和弦声音会表现出不安。虽然它们夜视能力是犬科动物中最好的,但它们的视力不如猫类。
在公开的文献中,狼群通常被描述为具有严格的社会阶级结构,领头的狼对偶是经由争夺爬到社会阶梯结构的顶层。其次是服从阶层、以及最低阶层。这样的说法很大程度来自观察捕获的、彼此没有血亲关联的狼,它们彼此会为了地位而打斗和竞争。同时捕获的狼由于没有疏散躲避的空间,彼此争斗也比在自然环境中更频繁。
在野外的自然环境中,狼群比核心家庭更紧密些,其基本社会单元是狼的一对配偶,以及其子女。北方狼群的群体倾向于比非洲野犬和斑鬣狗更大、也较复杂,也比郊狼的群体稳定。南方狼群的社会行为比较倾向单独或成对生活,与郊狼和澳洲野犬比较接近。群体平均组成为5-11只,由1-2只成年狼,3-6只年轻,和1-3只幼狼,虽然已知的大型狼群曾多达42只。狼群鲜少接受其它狼加入,它们通常会杀死陌生的狼,会被狼群接受的狼都在1-3岁间,被杀死的都是成年狼。被狼群接受是个冗长的过程,包括为期长达数周的试探、被非致命性的攻击、以了解新加入者是否可以信任。在猎物丰富、迁移、产子等时候,狼群可能会暂时联合。
纪录中,从五个月到五岁之间的狼都可能离开原生狼群,以发展自己的家庭,但平均年纪是从11-24个月。促成离开狼群的机制包含性发育成熟、以及在狼群内部食物的竞争和繁殖。
狼是具有高度的领域性的动物,通常他们建立的领域超过它们实际生存所需,以确保持续的猎物供应。领域的大小依据可捕获猎物的数量决定,猎物丰富时,栖息狼群的领域就比较小,狼群会不断地移动搜寻猎物,每天约涵盖其领域的9% (平均每天约25公里),他们大约花50%的时间在其核心领域,约35平方公里。在其领域周围,猎物密度倾向于远高于其领域中。即便领域周遭的猎物较多,除非猎物非常稀缺,狼倾向于避免在领域边界狩猎,因为可以避免致命地遭遇相邻领域的狼群。 当狼群中的幼狼长到6个月大时,由于需要的营养与成年狼相当,其领域会扩增。狼群最小领域的纪录是6只狼居住的约33平方公里,位于明尼苏达州东北部。最大的纪录在阿拉斯加州的一个狼群占有6272平方公里。在某些区域狼会适应其猎物的迁移季节,而改变其领域。
狼以气味记号、直接攻击和狼嚎来划分和防卫其领域。狼用尿液、排便、摩擦地面以留下气味记号,来标明领地。气味记号间隔约为240米遍布整个领域,这样的标记约可维持2-3周,记号通常做在岩石、树木、或大型动物的骨头上。如果气味记号与狼嚎没有阻止陌生狼群进入其领域,就会发生激烈的遭遇打斗。领域争夺是狼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在明尼苏达州和迪纳利国家公园和保留区所做的一项研究显示 14-65% 狼死亡原因来自其它狼的狩猎行为,事实上91%的狼死亡发生在与其它狼群领域边界3.2公里的范围内。由于侵入的结果可能是致命的,这种侵入被认为是绝望的和蓄意的攻击行为。
推荐
缓存:2025-04-04 16:46 d2401423900c83abe83cae3 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