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发改委近日关于“居民用电价格偏低”的表态,是否说明我国居民电价需要上调?受访者多数支持价格上涨,认为电力价格上涨才有能力尽心持续投入,才有能力采购清洁能源,甚至关系到碳达峰和碳中和是否能够完成。然而,发改委此番表态与政府部门持续降电价的措施并不一致,要想真正实现电力价格市场化,还有不少难题待解。
中国居民电价偏低,工商业电价偏高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但希望通过提高居民电价来弥补发电企业的亏损似乎是一条艰难的道路。居民用电量整体占比较低,而居民电价的上调程序也较为复杂,许多地方都需要召开听证会,就是上涨,需要涨多少才能弥补发电企业的亏损,可能都是比较复杂的问题。
居民的水和电供给本身就具有很强的民生性质,因此政府在这方面一定会十分慎重,居民电价在过去的上涨幅度都很小。从目前居民的收入角度,可能绝大对数人都不会很在意电价的微调,但从政府的角度一定会慎之又慎,尤其是目前CPI承受着较大输入性通胀的压力。
煤价高企带动的电价成本上涨是必然的,但煤价也并非一直都会走高。能源结构的调整和转变需要较长时期,也期待如白鹤滩这样的巨型电站能够为中国带来更为稳定和便宜的清洁电力。
推荐
缓存:2025-03-28 13:39 8df52ff13688de78e290665 刷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