鸮形目(Strigiformes)中的鸟被叫做猫头鹰,总数超过130余种。在除南极洲以外所有的大洲都有分布。大部分的种为夜行性肉食性动物。该目鸟类头宽大,嘴短而粗壮前端成钩状,头部正面的羽毛排列成面盘,部分种类具有耳状羽毛。双目的分布,面盘和耳羽使本目鸟类的头部与猫极其相似,故俗称猫头鹰。猫头鹰因其独特习性也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例如电影《猫头鹰》、歌曲《猫头鹰》、书籍《猫头鹰王国》;还有用其名为商标品牌的电器用品“猫头鹰cpu风扇”。
猫头鹰(也作枭"xiāo" ,鸮"xiāo")眼周的羽毛呈辐射状,细羽的排列形成脸盘,面形似猫,因此得名为猫头鹰。
它周身羽毛大多为褐色,散缀细斑,稠密而松软,飞行时无声。猫头鹰的雌鸟体形一般较雄鸟为大。头大而宽,嘴短,侧扁而强壮,先端钩曲,嘴基没有蜡膜,而且多被硬羽所掩盖。它们还有一个转动灵活的脖子,使脸能转向后方,由于特殊的颈椎结构,头的活动范围为270°。左右猫头鹰幼鸟
耳不对称,左耳道明显比右耳道宽阔,且左耳有发达的耳鼓。大部分还生有一簇耳羽,形成像人一样的耳廓。听觉神经很发达。一个体重只有300克的仓鸮约有9.5万个听觉神经细胞,而体重600克左右的乌鸦却只有2.7万个。
猫头鹰的视觉敏锐。在漆黑的夜晚,能见度比人高出一百倍以上。和其他的鸟类不同,猫头鹰的卵是逐个孵化的,产下第一枚卵后,便开始孵化。猫头鹰是恒温动物。
在非洲有种猫头鹰,眼睛可以发出像手电般的光,而且亮度可以调节,当地土著人就利用猫头鹰来捕猎,更为神奇的是,猫头鹰眼睛里发出的光照在动物眼睛上,动物竟毫无察觉。据非洲当地人说,猫头鹰的眼睛射出的光可以让猎物呆立不动。并未知道其他地方猫头鹰是否如此。
猫头鹰的雌鸟体形一般较雄鸟为大。头大而宽,嘴短,侧扁而强壮,先端钩曲,嘴基被有蜡膜,且多被硬羽所掩盖。它们的眼睛形大而向前方,上眼睑能自由活动,瞬膜板发达。角膜和水晶体具有较高的曲率,瞳孔大而圆,视网膜中的视杆细胞丰富,特别还有反光色素层,可在夜间视物,
有的种类在白昼时成为白盲。耳孔大,周围有雏襞,有的在头的两侧还具有显著突起的耳簇羽,有利于收集音波。听觉十分灵敏,内耳大,脑部的听觉神经细胞丰富。此外,它们的左右耳朵不对称,在捕捉同一声音时可产生细微差别,使它们极其准确地测定猎物的立体方位。它们还有一个转动灵活的脖子,使脸能转向后方。猫头鹰
猫头鹰的体羽通常为暗褐色,在白昼栖息时不易被发现。体羽蓬松,羽毛柔软,翅膀宽大而稍圆,初级飞羽为11枚,第五枚初级飞羽缺如,次级飞羽第一枚缺如。羽毛的表面密布着绒毛,飞羽边缘还具锯齿般的柔软的缘缨,飞行时可以减弱和空气的摩擦,减弱或消除噪声,便于向猎物发动突然袭击。
尾羽较为短而圆,尾羽共有12枚或10枚。脚粗壮而强,多数全部被羽,这样能在夜间捕食时减弱噪声并御寒。第四趾能向前后转动,爪大,弯曲而锐利。由于它们的外貌丑陋,叫声凄厉,给人以恐怖的感觉,因而招致一些人的厌恶,甚至有一些迷信传说,认为它是不吉利的鸟,其实都是不正确的。从它给人们带来的巨大益处来说,应该大力保护才对。 它们属于夜行性的猛禽,外貌奇特,充满杀气,尤其是那萦回于黑夜的叫声更令人恐怖,所以也常被人们称为“恶声鸟”。
猫头鹰是典型的森林鸟类,也一些种类栖息于草原、沙漠、沼泽、苔原、山地、岛屿等地。一般为留鸟。多数夜间或晨昏时活动,白天隐匿于树洞、岩穴或稠密的枝叶之间,但也有少数在白昼活动。食物以鼠类为主, 也吃昆虫、小鸟、蜥蜴、鱼等动物。它们都有吐“食丸”的习性,其素囔具有消化能力,食物常常整吞下去,并将食物中不能消化的骨骼、羽毛、毛发、几丁质等残物渣滓集成块状,形成小团经过食道和口腔吐出,叫食丸。科学家可以根据对食丸的分析,了解它们的食性。
推荐
缓存:2025-04-11 03:14 455f0692915b03c83e165ec 刷新